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:刀尖上的伴舞 青春滚烫逐梦海天
2025-07-22 IDOPRESS
西太平洋,山东舰破浪前行。黄色起飞线延伸至飞行甲板顶端,3号起飞位上一架歼-15舰载机蓄势待发。近2000摄氏度的蓝色尾焰从战机尾喷口喷射而出,声浪吞没了甲板上的一切声响。曾文辉距离战机不足十米,热浪袭来,豆大的汗珠滴落在震颤的甲板上。他下蹲屈身,凌空一指,止动挡板瞬间释放,战机拖着尾焰呼啸而起。
这是曾文辉经历过无数次的瞬间。他是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的一名起飞助理。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水兵,在航母飞行甲板上,伴着战机喷出的灼热尾焰,书写滚烫的青春。
2019年8月8日12时18分53秒,歼-15舰载机首次在国产航母上起飞,曾文辉和战友们出色完成了任务。这个被称为“航母style”的经典瞬间被定格成照片,张贴在山东舰通道的展板上。在常人眼中,这个动作潇洒帅气,但在曾文辉看来,它是一个标准、一份责任、一种使命。整个放飞流程几十个步骤,“凌空一指”最难。
舰载机是航母的核心战斗力,起降保障中队的任务是放飞和回收舰载机。每次放飞战机,曾文辉和战友们都会格外自豪,因为他们是“离航母战斗力最近的人”。有一次,放飞前一秒,曾文辉突然听到战机异响,几乎是在伸出手臂的瞬间,他做出了停止起飞的手势,避免了一场风险。
航母飞行甲板被称为“世界上最危险的4.5英亩”。舰载机在起飞和着舰的瞬间,一旦偏离跑道,巨大尾喷可以将挨得最近的起降保障人员吹进海里。在曾文辉看来,舰载机飞行员是“刀尖上的舞者”,他们是舰载机飞行员最忠实的“舞伴”。
每次经过通道,看到那张照片,曾文辉总会莫名感动。照片中,包括他在内的中队战友们无一例外留下的都是背影。更多参加那次历史性保障任务的战友,甚至连一个背影都没能留下。他们的默默付出铸就了伟大的事业。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,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,请给我们留言。